<video id="xbkz0"></video>
  • <u id="xbkz0"></u>
    <u id="xbkz0"></u><u id="xbkz0"></u>

    您現在的位置 : 陜西省 > 延安市

    陜西省延安市

    [移動版] [延安市榮譽與排名]
    壺口瀑布
    地名:延安市隸屬:陜西省
    區劃代碼:610600代碼前6位:610600
    行政區域:陜西省 地理分區:西北地區
    行政級別:地級市車牌代碼:陜J
    長途區號:0911 郵政編碼:716000
    轄區面積:約37044平方公里人口數量:約228.26萬人
    人口密度:約62人/平方公里
    區劃代碼 面積簡介
    寶塔區 610602 3538km2
    寶塔區位于陜西省北部。北緯36°11′-37°09′,東經109°21′-110°03′。東臨延長縣,西靠安塞縣,南與甘泉縣、宜川縣、富縣毗鄰,北與子…[詳細]
    安塞區 610603 2951km2
    安塞區古為白翟地,秦漢以來設置高奴縣,隋唐五代為金明縣,宋設置安塞堡,于南宋淳佑壬子年(1252)立縣,距今已有750余年。 安塞地處西北內陸黃土高…[詳細]
    延長縣 610621 2362km2
    延長縣位于延安市東部,是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之一。 土地總面積2368.7平方公里,人口密度為58人/平方公里。改革開放以來,縣委、縣政府帶領全縣人…[詳細]
    延川縣 610622 1987km2
     延川縣地處陜西省北部,延安市東北部,距延安市80公里,東經109°36′20″-110°26′44″,北緯36°3715-37°5'55″。全縣東西…[詳細]
    志丹縣 610625 3790km2
     志丹縣位于延安市西北部,是“群眾領袖、民族英雄”劉志丹將軍的故鄉,被譽為中國革命的“紅都”。全縣總土地面積3781平方公里,現轄6鎮5鄉1個管理區1…[詳細]
    吳起縣 610626 3789km2
     吳起縣位于陜西省延安市的西北部,西北鄰定邊縣,東南接志丹縣,東北邊靖邊縣,西南毗鄰甘肅華池縣。地處東經107°38′57″至108°32′49″,北…[詳細]
    甘泉縣 610627 2276km2
    甘泉縣地處陜西省延安市中部,總人口73507人,其中農業人口53600人,總面積2284.7平方公里。210國道、西延鐵路和即將開工建設的黃陵---延…[詳細]
    富縣 610628 4180km2
     富縣,古稱鄜州,位于陜西北部,延安市南部,屬渭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地帶。東靠黃龍山系以晉師廟梁為界與宜川相鄰;東南和南部與洛川、黃陵相連;西隔子午嶺、…[詳細]
    洛川縣 610629 1791km2
     洛水。即今河南省洛河。三國魏曹植《-賦》:“容與乎陽林,流沔乎洛川!蹦铣熙U照《擬古》詩之四:“日夕登城隅,周回視洛川!碧莆淦揭弧峨s曲歌辭·妾薄…[詳細]
    宜川縣 610630 2937km2
    宜川縣位于陜西省北部,延安市東南部。東經109°41′36〞-110°32′44〞、北緯35°42′39〞-36°23′39〞。東臨黃河與山西吉縣相望…[詳細]
    黃龍縣 610631 2751km2
     陜西省延安市黃龍縣在陜西省中部偏北、洛河支流石堡河上游。黃龍縣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,位于陜西省中北部,延安市東南緣。西接洛川、南與白水、澄城、合陽…[詳細]
    黃陵縣 610632 2287km2
     縣人民0駐橋山鎮,郵編:727300。行政區劃代碼:610632。區號:0911。 位于中國陜西省中部偏北,洛河支流沮河流域。面積2288平方千米…[詳細]
    南泥灣開發區 610671
    南泥灣開發區…[詳細]
    高新區 610672
    高新區…[詳細]
    子長市 610681 2405km2
    子長市,由陜西省直轄,延安市代管,位于黃土高原中部,北依橫山區,東接子洲縣、清澗縣,南連延川縣、延安市,西鄰安塞區、靖邊縣,介于東經109°11′58…[詳細]

    地名由來:延安別名膚施、延州,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。延州因境內的延河而得名。607年,隋朝設置延安郡。其意是希望地處“邊陲之郡、五路襟喉”的延州能夠長治久安。

    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紀念園
    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紀念園
    壺口瀑布
    壺口瀑布
    棗園革命舊址
    棗園革命舊址
    洛川會議舊址
    洛川會議舊址
    壺口瀑布
    壺口瀑布

    2023年8月,延安市被命名為2023年陜西省雙擁模范城(縣)。

    2023年6月,國家衛健委等6部門公布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試點城市名單,延安市上榜。

    2023年5月,延安市被確定為第三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。

    2023年4月,2023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出爐,延安市位列第213名。

    2022年,延安市GDP總量為2231.93億,位列2022年陜西省各市GDP排行榜第5位。

    2022年12月,延安市被確定為2022年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城市。

    2022年11月,延安市入選2022年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。

    2022年6月,延安市上榜中國城市引力100強第75位。

    2022年1月,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延安市為2021年度國家衛生城市(區)。

    +查看更多延安市榮譽與相關排名>>

    延安市位于陜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,介于北緯35°21′~37°31′,東經107°41′~110°31′之間。北接榆林市,南連咸陽、銅川、渭南市,東隔黃河與山西省臨汾、呂梁地區相望,西依子午嶺與甘肅省慶陽地區為鄰,東西最大橫距257.85公里,南北最大縱距239.12公里,全市總面積3.7萬平方公里。地勢西北高,東南低,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地貌,地形以塬梁峁為主。平均海拔1000米。境內河流均屬黃河水系。嶗山-黃龍山山脈之東,延河等河流直注黃河;其西,洛河水系南流出境匯入渭河。屬內陸干旱半干旱地區,四季分明、日照充足、晝夜溫差大、年均無霜期170天,年均氣溫7.7℃—10.6℃,年均日照數2300—2700小時,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。

    2006年末全市總人口為215.08萬人,比上年末凈增加4.38萬人,增長2.08%。全年出生人口為20499人,死亡5970人。出生率為9.59‰,死亡率4.43‰,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.16‰。

    2009年全市總人口215.18萬人(常住人口),增長0.46%,人口自增率4.64‰,出生率10.44‰,死亡率5.8‰。

    椐史料記載,夏,今延安市屬雍州。商,屬鬼方。西周,為犬戎與獫狁領土。

    春秋時,本境為白翟部族所居。戰國初期,中部和北部屬魏,南部屬秦,后全部為秦。

    秦統一六國(前221)后,本境屬上郡。

    漢仍為上郡。

    北魏,在本區南部設北華州和中部、敷城、義州、樂州4郡,北部設東夏州和遍城、定陽、上郡、朔方4郡,以及夏州的金明郡。西魏始設延州、敷州、丹州。

    隋開皇三年(583),撤遍城、文安、中部、敷城、丹陽、樂州、金明7郡,仍設延州、敷州、丹州。大業三年(607),廢州制,設上郡和延安郡。隋義寧元年(617),增設丹陽郡。

    唐、本區屬關內道。武德元年(618),撤上郡、延安、丹陽3郡,設鄜州、延州、丹州。武德二年(619),增設坊州。天寶元年(742),廢州制,設延安、洛交、中部、咸寧4郡。乾元元年(758),又廢郡制,復設延州、丹州、坊州、鄜州。

    宋,本區屬永興軍路,仍設延州、鄜州、坊州、丹州。宋初,西北部被西夏占據。收復后,設保安、定邊2軍。慶歷元年(1041),設鄜延路。元佑四年(1089)延州升延安府。

    金仍設鄜延路,初轄延安府、鄜州、坊州、丹州、綏德州(轄地在今榆林地區)及保安、定邊2軍;式y六年(1146),撤定邊軍。大定十一年(1171),降保安軍為保安縣。大定二十二年(1182),升保安縣為保安州。

    元置延安路,領鄜州、葭州、綏德州(后2州在今榆林市區)。

    明洪武二年(1369)五月,延安路改設延安府。

    清雍正三年(1725年),鄜州升直隸州。本區有兩個省轄行政建置延安府和鄜州。

    民國2年(1913),撤府、州,屬縣改隸榆林道。民國9年(1920),道治遷置膚施城。民國17年(1928),廢道,諸縣由省直轄。

    民國23年(1934年)建立陜甘邊和陜北兩個蘇區。

    1935年11月,陜甘邊和陜北兩個蘇區改稱陜甘省和陜北省。1936年5月,合為陜甘寧省。西安事變爆發后改稱中華民國特區。1937年9月6日,改稱陜甘寧邊區,11月10日改稱陜甘寧特區。1938年1月,復稱陜甘寧邊區。

    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,于1935年11月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0駐西北辦事處。

    1937年1月0中央進駐延安,9月6日成立陜甘寧邊區0。

    1942年7月,陜甘寧邊區0決定新建吳旗縣,隸屬三邊分區。11月,設延屬分區。

    1943年1月,成立延屬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,轄延安市和延安、子長、延川、延長、固臨、甘泉、富縣、志丹、安塞9縣。

    1945年5月,陜甘寧邊區0遷往西安市,11月5月,改為陜北行政區。

    1948年1月,黃龍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,轄洛川、黃陵、宜君、宜川、黃龍、澄城、韓城、合陽、白水、富平10縣。

    建國后,1950年5月改設陜西省延安分區,成立陜西省延安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。10月,稱延安專區,設陜西省人民0延安專員公署。

    1955年5月,改稱陜西省延安專員公署。

    1968年8月,成立延安專區革命委員會。

    1969年9月,改稱延安地區革命委員會。

    1978年6月,延安地區革命委員會撤銷,成立延安地區行政公署。

    1996年11月15日經國務院批準,撤銷延安地區,設立地級延安市(1997年1月8日,延安市人民0正式成立);撤銷縣級延安市,設縣級寶塔區。1996年轄1區12縣197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,3416個村民委員會,162個居民委員會,463354戶,1903756人(其中,非農業人口362332人)。


    以下地名與延安市面積相當:

    延安市相關名人

    到延安市必去著名景點

    延安市特產與美食
    延安市民俗文化
    色香欲全
      <video id="xbkz0"></video>
  • <u id="xbkz0"></u>
    <u id="xbkz0"></u><u id="xbkz0"></u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