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巴馬長壽村 |
地名:河池市 | 隸屬:廣西 |
區劃代碼:451200 | 代碼前6位:451200 |
行政區域:廣西壯族自治區 | 地理分區:華南地區 |
行政級別:地級市 | 車牌代碼:桂M |
長途區號:0778 | 郵政編碼:547000 |
轄區面積:約33527平方公里 | 人口數量:約341.8萬人 |
人口密度:約102人/平方公里 |
![]() | 區劃代碼 | 面積 | 簡介 |
金城江區 | 451202 | 2346km2 | 金城江區位于廣西西北部,全區土地總面積2340平方公里,轄14個鄉鎮,有壯、漢、苗、瑤等27個民族共31.21萬人,作為河池市唯一的市轄區,是河池市政…[詳細] |
宜州區 | 451203 | 3869km2 | 宜州市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偏北,現直屬廣西壯族自治區,原隸屬于河池市,龍江中游。東與柳城、柳江兩縣接壤,南與忻城、都安相連,西與河池、環江,北與羅城…[詳細] |
南丹縣 | 451221 | 3916km2 | 南丹縣位于河池市西北部。黔桂鐵路、210國道、六河高速公路、紅水河過境。轄8個鎮和3個鄉,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,全縣土地面積3905平方千米。2021年…[詳細] |
天峨縣 | 451222 | 3196km2 | 天峨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,紅水河上游。地理坐標為東經106°34'-107°20',北緯24°36'-25°28',地理位置十分重要,是西南各省…[詳細] |
鳳山縣 | 451223 | 1738km2 | 鳳山縣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,位于云貴高原南麓,東與東蘭縣毗鄰,南連巴馬瑤族自治縣,北-峨縣,西與百色市的凌云、樂業兩縣接壤,是個內陸縣份。該縣轄…[詳細] |
東蘭縣 | 451224 | 2435km2 | 東蘭縣地處桂西北,云貴高原南緣,紅水河中游;東傍金城江區,西界鳳山縣,南傍大化、巴馬縣,北鄰南丹、天峨縣,離自治區首府南寧市308公里,距河池市金城…[詳細] |
羅城縣 | 451225 | 3651km2 |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,位于廣西北部,岔羅鐵路和省道20251線過境。轄8個鎮和5個鄉,縣人民政府駐東門鎮,行政區域總面積2658平方公里。耕地總面積2.2…[詳細] |
環江縣 | 451226 | 4572km2 |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位于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,距南寧市334千米。面積4553平方千米。環江是全國唯一的毛南族聚居縣,全縣人口33萬,有毛南、壯、瑤等…[詳細] |
巴馬縣 | 451227 | 1971km2 | 巴馬瑤族自治縣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所轄的一個自治縣,位于廣西西北部,全縣總面積1971平方公里,聚居著瑤、壯、漢等12個民族,總人口24.12…[詳細] |
都安縣 | 451228 | 4088km2 | 都安歷史悠久。據考古發現,早在一萬五千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,就有"干淹人"、"九楞山人"等古人類在都安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勞動、生息、繁衍。據史載,…[詳細] |
大化縣 | 451229 | 2750km2 | 大化瑤族自治縣,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偏西北的紅水河中游。全縣幅員面積2753平方公里,耕地面積1.62萬公頃,人口41萬多,瑤族占21.95%,全縣…[詳細] |
地名由來:古時這里是一片平原,缺少大海和水,壯族的祖先莫一神就在此地修筑一座山壩,并日夜灌水,終因操勞過度而逝,此地最終還是沒有形成大海,只形成了幾條河與池塘,后人為了紀念莫一神就把此地命名為河池。
2023年6月,河池市被命名為2022年度廣西壯族自治區平安市。
2023年4月,2023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出爐,河池市位列第273名。
2023年3月,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全國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示范城市創建名單,河池市入選。
2023年2月,工信部公布2022年消費品工業“三品”戰略示范城市名單,河池市上榜,特色優勢產業:1.紡織業;2.酒的制造。
2022年,河池市GDP總量為1135.54億元,位列2022年廣西各大城市GDP排名第10位。
2021年,河池市GDP達1041.97億元,位列2021年廣西各大城市GDP排名第10位。
2021年11月,2021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競爭力排名發布,河池市位列第263名。
2021年11月,2021年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發布,河池市位列第271名。
2021年5月,河池市位列2021年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第257(五線城市)。
河池市桂西北邊陲要地,位于東經107°33′至108°13′、北緯24°22′至24°55′之間,地域呈西北向東南傾斜,多巖溶地貌,最高海拔111千米,最低海拔145米,屬亞熱帶季風氣候,年平均氣溫20.4°C。1998年平均氣溫21.5°C,太陽總輻射96.88千卡/平方米,年平均降水量1470毫米(1998年降雨1488毫米),地表水徑流量16.31億立方米,埋藏總水量約1.55億立方米,水質優良。
河池市歷史悠久,圣河池市境設置羈縻智州,后增置羈縻金城州,河池縣(今河池市)始置宋初。明弘治十七年(公元1504年)5月,河池縣升稱河池州。民國元年(公元1912年)河池州復稱河池縣,1983年10月8日撤河池縣設河池市。今河池市總面積2340平方公里,耕土面積15713.33公頃。聚居22個民族共30萬人,其中壯族占73%,全市共置7鎮7鄉,142個村民委員會。河池市在清雍正、乾隆年間,不僅有抗土反清農民起義,更可貴的是在民國年間,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在河池點燃了革命火種。
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自然優勢,為林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特厚的條件。目前全市擁有林業用地180萬公頃,占總土地面積54%,森林面積達177.4萬公頃,排列廣西第3位;森林蓄積量為2629萬立方米,排列廣西第6位;森林覆蓋率為52.95%,排列廣西第8位,河池成為了廣西重點林業區域。
全市總人口1999年末達305749人,其中男157390人,女148359人。農村人口有204175人,占全市總人口的66.8%。共有壯族、漢族、瑤族、苗族、侗族、仫佬族、毛南族、回族、水族、滿族等10個民族,其中壯族216609人。全市設7鄉7鎮共133個村民委員會1647個村民小組1707個自然屯。
全市轄金城江區、南丹、天峨、鳳山、東蘭、羅城、環江、都安、大化、巴馬等一區九縣,其中有5個自治縣、13個民族鄉,并代管宜州市?偯娣e33540平方公里。
河池的有色金屬名聞中外,儲量居全國首位的有錫、銻、銦等,譽稱“亞洲錫都”和“中國有色金屬之鄉”。
大自然對河池如此厚愛,賦予她神奇美麗的一方山水,是一處旅游資源極為豐富、亟待開發的“養在深閨人未識”的旅游寶地。神奇雄美的喀斯特地貌景觀、千姿百態的山水景觀、嫵媚秀麗的高山平湖風姿、豐富多彩的原始森林景觀、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觀、獨樹一幟的長壽資源、濃郁的民族風情,都給河池的旅游增添了無限異彩。據不完全統計,河池已發現的風景名勝區、點共60余處,分布于地區2市9縣,是一個旅游資源富饒的少數民族地區,具有極大的開發潛力。正在開辟的各具特色的旅游區有四處:宜州旅游區,包括宜州市、羅城仫佬族自治縣;河池旅游區,包括金城江區、南丹、環江等縣;(3)紅水河庫區高山湖泊旅游區,包括大化、巴馬、東蘭、天峨等縣(自治縣);(4)盤陽河長壽療養旅游區,包括東巴鳳等縣(自治縣)。
轄1個市轄區、4個縣、5個自治縣,代管1個縣級市。市人民政府駐金城江區新建路。
金城江區(金城江街道)
宜州市(慶遠鎮)
天峨縣(六排鎮)鳳山縣(鳳城鎮)南丹縣(城關鎮)東蘭縣(東蘭鎮)
都安瑤族自治縣(安陽鎮)羅城仫佬族自治縣(東門鎮)
巴馬瑤族自治縣(巴馬鎮)環江毛南族自治縣(思恩鎮)
大化瑤族自治縣(大化鎮)
區劃:廣西·河池市 |